荷兰强行查封中资企业,两天后就收到中方禁令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16
荷兰突然出手,“锅”了一家中国企业在欧洲多年尝试的半导体公司。不仅资产被冻结,就连高管也被撤职。...
荷兰强制接管中资企业荷兰突然出手,“锅”了一家中国企业在欧洲多年尝试的半导体公司。不仅资产被冻结,连高管也被解雇。还没等国际舆论反应过来,中国就迅速亮出了反击牌,用出口禁令抓住了荷兰的卫兵。短短几天,从强行干预到求稳,跨国斗争到底发生了什么?荷兰为何突然行动?中国为何敢如此顽强抗争?谁动了谁的奶酪? 荷兰强制收购中国企业 荷兰政府此时的举动堪称“闪电战”。 10月初,荷兰经济部突然宣布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收购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。话听起来高大上,策略却让人哭笑不得——资产冻结、人员置换、股权保全,董事会更替,几乎是一步到位的“一揽子交易”。不仅如此,荷兰法院还迅速裁定暂停Nexperia高管的管理权限,并任命一名具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来领导公司决策。这不是简单的商业干预,而是直指公司的命脉。 Nexperia 最初是飞利浦的老牌企业 熟悉Nexperia的人都知道,这家公司不再是“新面孔”。它原本是飞利浦的老牌企业。六年前被中国闻泰闻泰科技完全收购。 Aof业务一路走来,并在欧洲扎根。但这一次荷兰没有这么做是有原因的。所谓国家安全因素更像是政策包装。他们援引《对外经济关系法》中的安全审查条款,试图为自己的行为“寻找借口”。但问题是安世称,安世于2019年初完成收购,并已运营多年,不存在所谓“安全风险”。怎么现在突然又算旧账了?时机非常好。 安世于2019年初完成收购 它是怎么发生的?就在荷兰宣布接管前两周,“美国国会中美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”刚刚发布通知,要求盟友在半导体领域“坚守阵线”。作为ASML的母国,荷兰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“技术盟友”。此时,与华盛顿合作似乎又是一个新动作。攻击目标不是随机选择的。 Nexperia 的主要重点是“中档”芯片,例如分立器件和功率控制。虽然它们不如高端工艺那么有吸引力,但它们是汽车、家电、无线通信等行业的“血管”。 Nexperia的主要产品ocus 专注于“中档”芯片,例如分立器件和电源控制器件 如果掐了,就会出现供需链问题。中国通过并购掌握如此成熟的技术,无疑是规避过去西方技术封锁的主要途径。所以,这一步不仅是为了安世来,也是为了整个“中国制造的技术路径”。荷兰背后的算计在于全球半导体的“神经中枢”。荷兰显然并不孤单。美国近年来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不断打造诊所,从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,到对企业、设备、软件实施多轮不同方式的制裁。荷兰ASML公司是最常见的“被勒索目标”。此前,美国强烈要求荷兰政府禁止ASML出口EUV光刻机向中国发起攻击并迫使其限制其许可证。荷兰虽然嘴上说“定义独立”,但在实际行动中,方方面面都在配合。这次对安世的攻击,是西方阵营进一步封堵中国科技道路的一次“填补漏洞”行动。过去,中国通过并购获得了成熟技术,但西方一时无法控制。现在我觉得,这就是“最后一击的等待”。 荷兰ASML公司是最常见的“被劫持目标” Nexperia的特殊性使其成为“目标”。该公司在功率芯片、逻辑器件、MOSFET等领域排名世界前列,是汽车电子和电源管理的主要供应商。其核心技术虽然不是先进工艺,但稳定可靠,产能大。正因为如此,闻泰原本花重金进行收购,就是因为看中了“不前沿、不前沿”。事实是,中国并没有指望一举成功,而是用这种“务实”路线继续推进半导体独立。同样明显的是,西方将这种“中期突破”视为让中国可以采取渐进的步骤。 阿斯麦园区 于是,即便是这些曾经“没人看”的老技术,也成为了西方眼中的“战略资产”。当荷兰出手时,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正在升温。美国经常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,欧洲的科技政策也逐渐向美国转移。荷兰显然不再是这场宏大棋局的旁观者,而是搭上“马车”的成员。但问题是,当你这样做时,后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。中国举刀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,明确指出荷兰“维护总体国家安全、歧视中国企业”的行为严重违反市场原则,中方坚决反对。仅仅两天后,中国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管制通知,限制安世半导体及其在中国的代工厂向境外出口某些芯片产品,特别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、涉及关键原材料的半导体产品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首次表态 Nexperia虽然总部位于荷兰,但其70%以上的产能位于中国,尤其是无锡、江苏等地的工厂,是全球供应链的主要环节。当中国限制这些产品出口时,安世在欧美市场的供货能力将大幅下降。都会受到直接影响。尤其是在汽车芯片、电源管理模块、消费电子保护电路等领域,Nexperia产品深深嵌入全球供应链。一旦中国出口退出,客户立即面临供应减少的风险。国际市场波动较大,受到股价下跌、订单延迟以及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的影响。 中国发布出口禁令 中国此举不仅是对安史的精准打击,更是对“技术双向自然流动”的强烈提醒。西方国家可以阻止技术出口,但中国也可以控制资源供应。这是一个双向系统,一个平衡的游戏。西方想掐脖子,中国也可以掐断脖子。这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的对抗,而是提醒对方:全球化产业链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博弈。如果链条断了,没问题。与此同时,闻泰科技荷兰科技公司也主动捍卫合法权益,准备通过国际仲裁和当地法律渠道讨回公道。同时,公司积极寻求中国政府的支持,开展从法律援助到外交谈判的一切行动。 中资企业不能当国外剥削的“软柿子”。只要不受到不公平对待,中方就不会袖手旁观。从荷兰的进攻,到中国的反击,再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连锁冲击,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博弈不仅仅是企业之争。全球高科技产业正在逐步告别自由流动时代,进入充满地缘政治紧张的新阶段。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改变市场结构,必然得不偿失。荷兰的这一操作,从最初的咄咄逼人到后来的困境,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芯片产业不是任何人的“私有财产”,全球供应链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支配的资源。中方此时迅速而有力的反应,不仅是为了拯救企业,也是为了捍卫公平、透明、互利的国际营商环境的基本原则。任何违反规则的人都将承担后果。霍兰德此举看似击中了对方,实际上也伤了自己。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不仅涉及技术,更涉及尊重游戏规则、理解游戏边界。 霍兰德此举看似击中了对手,实际上也伤害了自己。 信息来源:荷兰不应低估中方维护中国合法权益的决心和能力/国际时间2025-10-14 09:05 闻泰回应安世子公司被荷兰政府冻结:个人外籍管理者以合规名义拥有权力 2025-10-12 22:11 来源:澎湃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