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,陈秉德将军开会时使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空罐。 2009年,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。照片中的场景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。照片中的主角是前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秉德将军,但网友讨论的焦点并不是陈秉德将军本人,而是放在将军身边的茶杯。有网友发现,将军旁边的那杯茶,居然是一个已经罐装完毕的瓶子。这种罐装瓶不仅不保温,而且非常容易破裂,携带也很不方便。就连很多老人也不喜欢。然而身居高位的陈秉德将军却依然使用易拉罐和瓶子,这让网友惊讶不已,也受到了照顾。事实上,陈秉德将军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。他一生中最讨厌的就是浪费东西。接下来,我我们来走一走陈秉德将军的一生,看看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。陈秉德将军放弃了钢铁工作,参军了。他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。从记事起,陈秉德就听说过抗日英雄的故事。尽管当时还年轻,但听到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迹,仍让陈秉德热血沸腾。他希望自己能像革命先辈一样参军参军,为国而战。但当他成年后,国家胜利解放,进入了集体建设的辉煌时期。这一时期,工党成为主旋律。因此,陈秉德未能实现他的参军梦想。相反,1957年,他响应国家号召,进入一家国营酒庄,成为一名光荣的酿酒师。这段时间,陈秉德为酒而努力。由于酒厂是国企,陈秉德的工资待遇非常好。很多人羡慕陈秉德能找到这样的工作,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。但只有陈秉德知道,他想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,而不是一辈子在酒里打工。 20世纪60年代,陈秉德终于得到参军的机会。当时,陈秉德所在的南通城正在招募士兵。陈秉德得知国家要征兵后,决心阻止,他辞去了酿酒师的工作,去南京军区第60军服役。第60军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不停蹄奋战的部队。陈秉德希望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,能够像前辈一样,把精力奉献给国家和人民。俗话说:是金子总会发光。而陈秉德就是军中能发光的金子。虽然他之前从未参过军,但加入60后陆军方面,陈秉德的军旅生涯进展顺利。入伍后,陈秉德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。 1971年,他首次被任命为总部训练科副科长,六年后更进一步,担任陆军团长。在担任团长期间,陈秉德得到了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。他通过将每个士兵放在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缺点。在训练士兵的时候,陈秉德能够通过了解士兵的情况,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,这也让士兵们得到了最好的成长。不仅如此,每次训练,陈秉德都会来到训练场与战士们一起训练。他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战士们,所以战士们对他深信不疑。由于担任团长期间的出色表现,陈秉德很快就担任了参谋长。南京军区第178师师长。陈秉德无论担任什么职务,他总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。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,陈秉德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正因为如此,2002年6月,陈秉德被授予国家上将军衔。但尽管陈秉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但成名后,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。尽管身居高位,他仍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。陈秉德朴素地说,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,我们的经济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。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干部,都习惯了俭朴的生活。当时为了省钱,很多人经常用一些二手物品来代替日常所需。比如,吃完罐头剩下的瓶子被很多人拿来当水杯。这个瓶子不仅看起来不美观,但也太热了,无法容纳热水。后来,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,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,这种瓶子逐渐被淘汰,即使在农村也很少见到了。但到了2009年,大家又在陈秉德将军的手中再次看到了这样的瓶子,陈秉德还用这个瓶子当了茶杯。要知道,当时陈秉德正在给大家开会。像这样被撤走的罐头瓶子,无疑是“配不上”他的身份和地位的。但陈秉德还是带着这瓶去开会。甚至在开会的时候,他也平静地喝了好几次这瓶茶。他显然使用了瓶子。从陈秉德的行为中,我们可以看到他令人惊叹的品质。当然,陈秉德将军喝这瓶茶,或许也是想以身作则,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宣传节俭的生活方式。毕竟,陈秉德是从吃不饱、吃不饱的困难时期走出来的。没什么,现在生活已经改善了,他也希望大家能够热爱现在的美好生活,停止过度的过剩和浪费。除了随身携带的罐子和瓶子之外,还有一件东西可以体现陈秉德的品质。